重庆市中医院始建于1902年,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国立中医院,曾开创国立中医急症的先河。1955年,首任院长吴棹仙老先生向毛主席敬献“子午流注环周图”,成为中国中医药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,在全国中医界影响深远。我院是重庆市规模、实力强,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公益四项中心职能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,是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及疫病防治基地依托中医医院、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、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,也是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,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(中医全科)。2023年,医院正式成为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。医院现有江北区南桥寺院部和渝中区道门口院部,占地173亩,建筑面积20万方,床位2500张,设有临床科室44个,医技科室10个,年门(急)诊患者340万人次,年出院患者8.4万人次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,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共11个,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0个,市级重点学(专)和名科群51个,重庆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组长单位和副组长单位9个,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3个,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7个,市级临床诊疗中心1个,是国家(重庆)中医康复示范中心、重庆市中医护理临床技术指导中心和重庆市中医治未病中心。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、诊断鉴定机构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、市卫健委重点实验室、重庆市中医特色诊疗工程技术中心、重庆市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、重庆市中医临床研究基地、重庆市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、重庆市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等、市级科研平台16个。建成中国-新加坡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(重庆)、中国-巴巴多斯中医药中心、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、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(独立招收)、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站。累计牵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,科研经费超2.5亿元。医院研制了参麦注射液、丹桃合剂、降糖丸、更年宁心胶囊等多个国家新药,获批医院制剂192种。同时,医院是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重庆分中心、全国针灸临床中心重庆分中心,办有《中国中医急症》杂志。重庆市中医药学会、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、重庆市针灸学会和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均挂靠医院。医院在岗职工近3500人,拥有国医大师2人,全国名中医3人,国家青年岐黄学者1人,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2人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,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、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等市级人才63人,重庆市名中医、巴渝岐黄学者等市级中医药类人才140余人。高级职称专家628人,硕博士导师104人,博士及在读博士297人。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157人,现有在站博士后99人。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、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全国文明单位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、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、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、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、原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、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、全国青年文明号、全国人文爱心医院、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、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100多项。2010年12月6日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了医院,勉励医院继续努力,把工作做得更好。
该医院暂未更新薪酬待遇!
该医院暂未更新动态!
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,请您下载安装最新版本浏览器。
或将浏览器切换成极速模式,谷歌、火狐浏览器不需要切换,联系客服:4000-269-169